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作用與副作用

藥物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有作用的藥物就一定有副作用,沒有副作用的藥物就沒有作用。但只要動動腦,轉轉彎,副作用有時候也可以變成作用。

其中一種最成功地把副作用成為作用,之後風靡全球的藥物,自然是sildenafilSildenafil是一種血管擴張藥物,它可以抑制一種名為PDE5phosphodiesterase type 5)的酶,減慢cGMP的降解。cGMP是一種令血管平滑肌舒張的物質,當它的含量增多,血管就會擴張。

Sildenafil
在剛研發時是希望用作降血壓藥及冠心病藥物,研究人員的想法是當全身的血管擴張,那麼血壓自然會下降;而當通往心臟的血管擴張,心臟的血液供應增加,就可以舒緩冠心病。但奈何事與願違,初期研究得出的結果卻不太理想,藥物似乎對降血壓及舒緩冠心病並沒有幫助,研究人員打算收回藥物。但奇怪的是,不少接受藥物測試的男士卻不肯交還藥物。研究人員大感好奇,在進一步了解後,他們發現sildenafil竟然有一個奇怪的副作用,它可以令到陰莖勃起。原來PDE5在陰莖海綿體的含量比身體其他部位高,所以sildenafil對舒張陰莖海綿體血管平滑肌特別有效,海綿體的血液流量增加而充血,陰莖便會勃起。

藥廠於是重新研究把sildenafil的副作用變成作用,用作改善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成為了今天的「偉哥」。藥物風靡全球,極其成功。

另一個例子就是醫治青光眼的PGF2α類似物(PGF2α analogue),包括latanoprosttravoprost、,bimatoprost,它可以舒張眼內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令到房水(aqueous humour)可以更易排走,降低眼內壓。

但藥物推出市面後,陸續有報告顯示它可以令到病人眼睫毛變長及周圍皮膚變得深色。研究學者又再嘗試化腐朽為神奇,有學者做了更大型的研究(Coronal-Perez et al. 2010),44位睫毛班禿的病人接受了傳統類固醇治療再加上latanoprost(一種PGF2A類似物)的治療,經過兩年後,17.5%的病人睫毛完全重新生長,27.5%有一定的生長,30%有少量生長,比起只接受傳統類固醇治療的病人成果較好。為PGF2α類似物治療睫毛班禿成效提供了證據。

雖然沒有大型的研究直接證實過PGF2α類似物對白蝕(vitiligo)的療效,但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顯示PGF2α類似物也許可以增加受影響皮膚的黑色素,改善症狀。

利用藥物的「副作用」其實也不是甚麼新奇事,在醫生日常的工作中,也時不時會利用到。

最為人所知的當然就是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類藥物。抗組織胺可以抗敏感及收鼻水,但副作用是會令人昏昏欲睡。醫生有時候處方抗組織胺類藥物就是特意令到病人昏昏欲睡,令他們可以有更好的休息。醫生有時候甚至會為失眠的病人處方抗組織胺類藥物,把它們用作溫和的「安眠藥」。

又例如胰島素(insulin),大家都知道它可以降低血糖,用作治療糖尿病。但它同時會刺激細胞的鉀離子通道,令血液中的鉀走到細胞內,引起低血鉀(hypokalaemia)。但醫生也用了這個「副作用」去治療高血鉀(hyperkalaemia)。高血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療法就是靜脈注射胰島素與葡萄糖的混合液,這樣胰島素可以降低血鉀,葡萄糖則可以防止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

同樣道理,salbutamol是一種β2受體激活劑(β2 receptor agonist),用來治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它也會刺激細胞的鉀離子通道,令血液中的鉀走到細胞內,所以salbutamol也是處理嚴重高血鉀的其中一個選擇。

至於利尿藥amiloride,它會抑制遠端腎小管(distal tubule)的鈉離子通道,從而達到利尿的作用,也可以用來降血壓,但它卻會令到腎小管多吸收鉀,引起高血鉀。醫生卻會利用這特性,為使用抗真菌藥物amphotericin B的病人處方amiloride。因為amphotericin B對腎的毒性很強,會令腎小管大量排出鉀,引起低血鉀,而使用amiloride正好可以增加血鉀,扭轉這問題。

抗真菌藥amphotericin B的腎的毒性大,可以引起低血鉀,醫生有時候會為病人處方利尿藥amiloride去減少鉀質流失

在一個近期的醫學會議上,史丹福曾經聽過更創新的想法。Ibrutinib是一種抑制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的新藥物,用來治療17p染色體有變異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或者難治或反覆的CLL、被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及其他的一些低等B細胞淋巴癌(low grade B cell lymphoma)。副作用是令病人的B淋巴細胞大幅減少,影響免疫力。但有醫生用它來治療異體骨髓移植後出現的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raft verses host disease),一種由捐贈者骨髓中的免疫細胞攻打受捐者身體而引起的疾病。這個做法真是完全超出史丹福的想像,令人目不睱給。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病人的周邊血液抹片(peripheral blood smear)
新藥ibrutinib被用於治療17p染色體變異、難治或反覆的CLL

史丹福又曾經聽聞過一個前輩,用藥如神。一般醫生最害怕藥物交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即一種藥物影響了另一種藥物的含量或者藥效。前輩卻透過藥物交互作用增加藥物在身體的含量,令窮困病人可以不需用到正常人使用的劑量就已經可以有相應的藥效,減輕病人的財政負擔,真的令人拍案叫絕。

當然,把藥物的副作用變成作用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必須要對藥物有非常深厚的認識及經驗才可以做到。大家如非專業醫護人員,切勿嘗試。

資料來源:

1.      Osterloh IH.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Viagra (sildenafil citrate). Sildenafil 2004:1-13.

2.      Choi YM, Diehl J, Levins PC. Promising alternative clinical uses of prostaglandin F2α analogs: Beyond the eyelash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5;72(4):712-716.


3.      Coronel-Pérez I, Rodríguez-Rey E, Camacho-Martínez F. Latanoprost in the treatment of eyelash alopecia in alopecia areata universali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10;24(4):481-4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